是否可以通过抽血来筛查糖尿病?

首先,谢谢悟空的邀请。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是通过如下发现的:
(1)体检时空腹血糖高,建议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或有典型症状来确诊糖尿病。
(2)酮症酸中毒住院后发现有糖尿病。
(3)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来医院就诊,发现糖尿病。
(4)怀孕、手术等情况下发现糖尿病。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确诊糖尿病肯定是抽血检查而不是指尖血检测。因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糖检测结果。而且目前中国还没有把糖化血红蛋白检查作为确诊糖尿病的依据,但是有参考价值。
所以,大家不要自己在家随便测一次血糖高了,就以为自己得了糖尿病。建议去医院进行正规检查(该检查肯定是抽静脉血的),来确定自己是否为糖尿病。
可以的。
国内主要是通过糖耐量试验(OGTT),抽血化验,以明确有无糖尿病。 对于成人而言,先抽血化验空腹血糖。然后再一次性口服75克无水葡萄糖,测量服糖后的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的静脉血糖值。
根据化验检测的数值,明确是糖尿病,还是糖耐量受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糖尿病前期”),或是正常水平。
而在美国,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则是推荐糖耐量试验与糖化血红蛋白筛查糖尿病,均是可以的。
对于成人而言(妊娠除外),OGTT试验提示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即可初步考虑”糖尿病“的可能;而空腹血糖6.1~<7.0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7.8mmol/l,则可以考虑为“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7.0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7.8-<11.1mmol/l,则可以考虑为“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糖尿病前期”。
以前,我们主要是通过抽血化验空腹血糖来初步筛查糖尿病,但后来发现,很多空腹血糖正常的患者,实际上餐后血糖偏高明显。单单筛查空腹血糖,很容易漏诊以餐后血糖升高为表现的糖尿病患者。因此,对于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的筛查,更倾向于做OGTT,以免漏诊。
但是,OGTT也只是初筛,并不能靠OGTT就能明确糖尿病的具体分型的。 要明确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线粒体糖尿病、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MODY)或是成人隐匿性免疫性糖尿病(LADA),则需要进一步检查的,如C肽、胰岛素释放试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素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基因学检测等等检查,同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综合考虑的。
随着大众对疾病保健知识越来越了解,越来越多的疾病在早期被发现,而没有任何症状。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但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没有这些典型的症状,如果不通过抽血化验血糖是无法提前诊断的。
一般抽血筛查糖尿病的检查我们称之为OGTT(口服糖耐量实验)。
OGTT:WHO建议空腹8小时,清晨进行口服75g无水葡萄糖,溶于250ml水中,5分钟饮完,然后分别测量空腹、糖负荷后1小时和2小时的静脉血糖水平。
WHO诊断糖尿病的标准1、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加随机血糖≥11.1mmoL(200mgdL)(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
2、或空腹血糖≥7.0mmo/L(126mg/dL)(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
3、或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注: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测定血糖明确诊断
糖尿病的确诊,不能光凭一次高血糖就下定论,是要做抽血化验,而且要抽好几次血,这在临床上叫做OGTT试验,而指尖对知糖的检测只是初步的筛查是否血糖高,不能科学的诊断是不是糖尿病!
一、糖尿病的常见症状要警惕:“三多一少”症状
大家对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并不陌生,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当一个人出现了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时,首先要考虑自己是否出现了糖尿病。
替换高清大图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二、糖尿病诊断依据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三、不能根据自觉症状诊断糖尿病
一些人对糖尿病一知半解,知道糖尿病存在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所以身体没有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就觉得自己没有得糖尿病,更不会到医院查血糖。等到身体出现了并发症,才会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是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而已经错过了糖尿病治疗的最佳时机。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尤其是对于一些肥胖患者,这类患者体型肥胖存在胰岛素抵抗,体内胰岛素分泌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会比一般人还要高(但是血糖仍然高)。
所以大家也要了解糖尿病的非典型症状,如包括皮肤瘙痒,皮肤干燥,皮肤疥肿溃疡经久不愈(多见足部);饥饿感,浑身没劲,精神不振、容易疲倦;视物不清,视力下降;四肢出现麻木刺痛;很小的伤口却越来越大或不愈合;男性出现不明原因的性功能减退,下肢麻木感和尿中有蛋白。如果大家发现自身出现不明原因的以上症状,要尽早到医院接受检查,测量血糖,以做到尽早发现糖尿病。
替换高清大图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四、不能以尿糖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当血糖超过一个界限,也就是糖阈值,就会出现尿糖。但是尿糖不能准确地反映血糖值,因为它受尿量、肾功能、肾糖阈等因素的影响,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尿糖阳性也不能确定就是糖尿病。
尿糖检测的意义在于受条件所限不能进行血糖自我监测,且肾功能相对稳定的时候,那么可以进行尿糖的自我监测,作为暂时的替代方法。
替换高清大图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四、不要单凭空腹血糖判断是否正常
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血糖都是诊断糖尿病的两个重要指标,很多人平时只查空腹血糖,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认为自己没有糖尿病。而实际上,由于我国居民饮食特点(以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为主),容易造成餐后血糖升高,所以大多数患者往往空腹血糖正常或偏高,而餐后血糖升高。若大家检查发现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空腹血糖受损),应行糖耐量试验。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六、糖尿病筛查方法
空腹血糖检查是简单易行的糖尿病筛查方法,是糖尿病常规的筛查方法,但有漏诊的可能性,所以在条件允许时,要做OGTT(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目前糖化血红蛋白还不能作为糖尿病常规筛查方法。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应重复检查。糖尿病前期是最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约有1.5%~10.0%的糖耐量减低者进展为2型糖尿病。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七、糖尿病开始筛查的年龄
对于成年人的糖尿病高危人群,不论年龄大小,都宜及早进行糖尿病筛查,对于除年龄外无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宜在年龄≥40岁时开始筛查。而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宜从10岁开始筛查。妊娠糖尿病患者在产后6~8周要做血糖检测,如果血糖异常,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八、不同人群糖尿病的诊断
1、糖尿病(一般成人)
根据WS 397-2012《糖尿病筛查和诊断》,国内的标准为
1、诊断糖尿病的血糖切点
a)空腹血糖(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7.0mmol/l(126mg/dl)
b)75g OGTT,服糖后2h血糖≥11.1mmol/l(200mg/dl)
c)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11.1mmol/l(200mg/dl)
2、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和不明原因的体重减少等),并符合a)、b)、c)中任何一条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3、根据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99年的报告,此处应该再增加以一条:有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并符合a)、b)、c)中任何一条者,可直接诊断为糖尿病,无需考虑病史;
4、无明确的糖尿病症状者,只有符合a)或b)才可作为诊断条件,并且需在另一天复查核实。
5、应激状态下不应立即作出糖尿病的诊断,应在应激状态消失后复查以明确诊断;
6、应使用静脉血浆血糖水平诊断糖尿病,不推荐用毛细血管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
2、儿童糖尿病的诊断
WHO和国际青少年糖尿病联盟的(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为:
①空腹血浆葡萄糖(FPG)≥7.0mmol/l(126mg/dl)
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服糖后2h血糖≥11.1mmol/l(200mg/dl)
③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
符合①、②、③中任何一条即可确诊。
3、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
根据2014年发布的《妊娠合并糖尿病诊疗指南》: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孕前糖尿病(PGDM)和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首次发现且血糖升高已经达到糖尿病标准,应将其诊断为孕前糖尿病(PGDM)而非GDM。
1、PGDM
符合①、②中任意一项者,可确诊为PGDM。
①妊娠前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前面已经论述)。
②妊娠期血糖升高达到以下任何一项
a)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
b)75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服糖后2h血糖≥11.1mmol/l(200mg/dl)
c)伴有典型的高血糖症状或高血糖危象,同时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
【笔者注】“指南”原文中还包括
d)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但我国目前不推荐使用HbA1c筛查/诊断糖尿病,故在我国只有a)、b)、c)是有效的。更详细的内容已在上面论述。
2、GDM
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妊娠期发生的糖代谢异常,诊断标准是:
一步法:孕妇(孕24-28周及之后)
①空腹血糖≥5.1mmol/L(92mg/dl)
②OGTT餐后1小时血糖≥10.0(180mg/dl)
③OGTT餐后2小时血糖≥8.5mmol/L(153mg/dl)
满足①、②、③中的任意一个即可诊断为GDM
诊断流程:
大家好,我是一枚在读医学硕士。
首先应该明确抽血可以筛查糖尿病。
一.什么人群应该筛查糖尿病?
1.年龄大于40岁,腹型肥胖的男性,尤其伴有高血脂、高血压者;
注:正常成年男性体重(KG)=身高(CM)—105;体重指数(BMI)为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正常BMI为18.5~23.9,24~26.9为超重,27~30为肥胖,大于30为重度肥胖。
2.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伴口干、口苦,疲乏、皮肤瘙痒、下肢麻木等,应筛查是否患有糖尿病。
二.应该做哪些检查?
1.抽血化验空腹血糖
2.糖耐量试验(OGTT)
3.糖化血红蛋白(HbA1)
三.如何诊断糖尿病
1.临床症状+空腹血糖>7,可诊断为糖尿病;
2.临床症状+餐后两小时血糖>11.1,可诊断为糖尿病。
注:正常成人空腹血糖为3.9-6.1,餐后两小时血糖应小于7.8;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为6.1~7,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OGTT(餐后两小时血糖)为7.8-11.1 为糖耐量受损。
若为糖尿病前期,就应高度重视以防发展为糖尿病。
提问者莫不是觉得糖尿病的筛查是要靠验尿?尿里含糖就是糖尿病?这种观点不准确,因为除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尿糖阳性外,正常人一次性摄入过多含糖物质,使体内血糖水平迅速飙升,超过肾脏重吸收的极限,也就是肾糖阈的时候,便会出现尿糖。而当患者肾糖阈下降时,例如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等肾功能异常的疾病,也会出现尿糖。所以,靠验尿诊断糖尿病不准确。
目前,糖尿病的诊断,主要还是靠抽血来筛查,例如化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但是,仅仅靠一次抽血有时并不能确诊,因为可能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想要明确自己是否有糖尿病,都会在社区或是医院体检时选择抽一个空腹血糖或空腹指尖血去筛查,多数人在看到空腹血糖在正常值以下时,便排除了糖尿病的诊断,放松了警惕。其实不然,因为很多糖尿病在发病早期,其空腹血糖往往正常,而只是表现为餐后血糖水平升高,其中缘由是在糖尿病初期,患者胰岛素尚有“储备”,可以基本满足空腹时对糖的代谢功能,但是,在进食后血糖水平大幅度上升,此时,胰岛素则相对不足,糖代谢障碍,出现餐后血糖升高。所以,忽略餐后血糖的监测,有可能在成漏诊,假阴性诊断,因此耽误病情,延误早期生活方式干预或是治疗,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所以,若是想专门行糖尿病筛查,最好去做一个糖耐量实验(OGTT)或是加测餐后血糖,多测几次,减少误差可能。
血糖升高又不仅仅见于糖尿病,例如正在使用激素者、库欣综合征患者、胰腺病变或术后、肾病患者等,甚至紧张焦虑等,均可见到血糖升高,所以出现血糖升高还需进一步检查进行排他性诊断,以实现最终确诊。
本期答主:张克慧,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杏花岛,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糖尿病的筛查,不必用抽血来进行。实际上只要人们细心一些,经常观察一下自己的尿液是否有甜味,是否有泡沫,即可。在农村,有时在地上撒尿,如果发现蚂蚁从四面八方跑来喝尿,基本可以断定尿液含糖,得了糖尿病。在西医还没有占有主导地位时,中医都这样断病。再加三多一少,即可定为糖尿病。西医采血化验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不但能筛查糖尿病,还能确诊糖尿病发展到什么程度。但它需要时间,需要费用,若只有筛查一下,大可不必。
糖尿病的诊断,主要是依赖于实验室的抽血检查,如果是怀疑糖尿病的患者,应该抽血化验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或者做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这些检查项目都是抽血检查。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下日常生活中,汁家的小汁对于糖尿病的患者有哪些建议呢?这些建议对于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下面我们来看详细介绍!
汁家对于糖尿病的控制是采用喝蔬果汁的方式,但是这种蔬果汁是如何制作的呢?这种蔬果汁是采用身边的水果,蔬菜以及干果进行合理的搭配,放入榨汁机中,榨成汁,用汁来代替早餐,已达到控制糖尿病的效果!
那么就会有人问,为什么自制的蔬果汁对于身体有好处呢?从医学上讲,这叫做改善细胞生存的微环境,进而调理身体,改变身体的基础代谢方式。身体好了,情绪状态一般就会跟着好转,心理也健康了。
总结: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的话,那么你可以关注我这个头条号给我发私信,我有时间了回复你~!~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baik.com/question/3338